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利好政策的不断加持、两票制(所谓“两票制”是指,药品从药厂卖到经销商处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以“两票”替代目前常见的多票,减少流通环节)改革的深入推行,以及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医药流通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医药物流业作为医药和物流的复合型产业,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17年全国医药物流总额30160.92亿元,同比增长11.30%,预计今年医药物流总额将会达到33517亿元,同比增长11.13%。”这是在日前在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第五届中国医药物流行业年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给出的一组数据。
稳中有进的向好态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16年12月,商务部发布《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明确,到2020年,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基本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网络布局优化、组织化程度和流通效率较高、安全便利、群众受益的现代药品流通体系,具体目标是,培育形成一批网络覆盖全国、集约化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
事实证明,我国医药物流流通行业的发展现状也正在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崔忠付表示,两票制、税收、一致性评价等政策的施行对我国医药物流流通行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医药供应链链条缩短,链条节点上的医药生产、医药流通、终端结合更加紧密,规模性生产企业拥有更强优势,部分传统流通配送企业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产业园区聚集效应更加明显,药品配送效率大大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供应链扁平化趋势显著。同时,行业布局也在快速整合中,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一点,医药物流流通行业此前就已形成了“全国龙头+地方割据”的行业竞争格局,无论从国家政策的倾向,还是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医药物流发展方向来看,都会是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多元化经营等活动的外延式发展受到青睐,截止至2018年9月底,医药并购已经超过1200件,金额达到560亿。
“此外,随着两票制等政策的不断推进,专业化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快速发展,物流基建规模会继续扩大。截止至2017年医药物流仓库总面积1480万平方米,较2016增加了21%,冷库面积74万平方米,阴凉库747万平方米。自有在用医药运输车辆25028辆,较2016年增长17%,冷藏车3890辆,较2016年同比增长25%。” 崔忠付说道。
以华润医药为例,据了解,通过累计的收购重组,华润医药已在北京、辽宁、长沙、深圳、上海等多处建有各种类型的现代化医药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其在2004年投入使用的北京物流配送中心更是中国最早的大型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之一,2015年,华润集团苏州投资2.5亿元在苏州建设新一代医药物流仓储,该物流中心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到4万平方,设计储存能力为40万件,远期配送能力达到200亿元,成为了我国目前较大的医药物流中心。
医药流通行业上述的发展向好态势也得到了中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分会秘书长、华润医药商业集团物流中心总经理邹军的认同,邹军表示,药品流通市场销售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受两票制及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影响,医药流通行业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
不过,邹军也指出,虽然我国目前的医药物流仓库总面积已超千万平方,已是很大的一个量级,但是区域分配不均,地域差异明显,这主要体现在规模较大的医药物流仓库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以及华南区域,而西南、东北以及西北区域,整体仓储规模占比均比较小,“目前有很多地方国外的医药企业要来中国寻找符合标准的第三方物流合作厂家进行合作,若是把目标放在在西南或者西北区域,达成合作会比较困难。”相似的情况也存在于医药运输车辆的分布中。
四大发展困局待破,五大新趋势未来可期
事实上,区域发展间的差异只是医药物流流通行业在发展向好态势背后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崔付忠直言不讳道:虽从总体来看,我国医药供应链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医药供应链行业仍然存在着很多痼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
整体成本过高。由于医药物流运输条件相对其他运输来看严苛,同时又存在着返程空驶等问题,资源有效利用不足,整体成本较高。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医药物流平均每单处理费用竟然是美国的3倍费用。
区域发展不均。据中联医药物流分会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已经投入运营的各种类型的医药健康产业园已经超过400家,目前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空间格局,但区域不平衡发展也进一步凸显。
相关标准缺乏。既有医药物流相关标准覆盖面积不广,尚存许多空白区域,如第三方医学检验、院内物流等细分领域,亟需顶层设计制定相关的标准。
专业人才匮乏。一方面,目前医药物流企业中复合型高中端人才匮乏,另一方面,国内相关高校并未开设相关课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足,医药物流梯度人才建设亟待加强。
同时,个性化服务缺乏、市场主体运营模式固化、医药供应链整体创新能力不足也是目前医药物流流通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上述的发展困局背后,医药物流流通行业迫切需要进入转型创新,全面升级的阶段,同时,受“互联网+”模式的不断推广应用、医保控费、药品价格改革和各地招标政策的陆续出台等因素的影响,或将导致医院终端销售增速持续放缓,医药流通行业已步入微利时代,这也倒逼着业内企业必须为应对行业新形势而不断进行战略调整,那医药物流流通行业的未来发展将呈现哪些新形势,崔忠付总结出了以下五点:
生态共享平台化。未来医药供应链将呈现以资源共享、互融互通的医药信息平台为载体,与商业银行、信托、保险、担保等金融实体为依托,聚集持有人、经营企业、使用企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等要素,采用智慧化的物流技术手段,共同构建动态高效、共生共享、多方互赢的医药供应链生态圈的态势。
组织结构网格化。随着药店连锁率提高、分销渠道整合、两极分化明显,大型分销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零售药店向DTP药店、连锁药店、智慧药房等模式转型,医药供应链企业由单一线性结构,转向动态网状拓扑结构,由单一的“串联”转向“并联”。
服务水平专业化。随着分诊疗制度的推行,医院职能定位更加精准,对专业化医药物流服务要求更加靠谱。未来,将涌现一批运力要素聚集、网络布局合理、辐射带动明显、多仓高效协同、可实现跨区域配送的典型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或联盟,提供差异化、定制化、柔性化的医药供应链服务。
医药物流标准化。提升医药物流标准化与提升物流服务质量、运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息息相关,目前一批行业规范文件正在设计制定中,以引导医药物流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信息技术智慧化。医药供应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企业边界被打破,信息技术倒逼产业链强化供应链协同。信息技术的智慧化在医药物流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智慧医药和智慧物流。同时 ,线下医疗服务互联网化和以企业为主导,线上提供医疗服务服务,以实现多码并存、来处可查、去处可追、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的建立,并结合无人车、无人仓等先进技术、打造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技术化的智慧医药物流。
企业的应对之策,“多点”并举
在新形势的不断裹挟下,每一个单体企业作为整个医药物流流通产业最重要的载体,有哪些应对之策?
联邦制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卢虹在会上表示:专业的人应该做专业的事,医药物流的专业化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医药流通过程的专业性,其二是物流方面的专业性,作为流通环节中主动性最强的一环,我们需要建立一套非常完善的体系来保证质量,以此来保证药品从生产企业出来后,流通到终端直至消费者,这个过程是安全可控的。在物流方面要做到专业性具体体现在需不断非常完善自身的物流体系,提高物流配送的实效和服务质量,同时也为企业降低整个物流成本,这两者的专业性不可或缺,其中有一个缺席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卢虹还特别指出,两票制作为现阶段对于医药物流流通企业影响最深远的一项政策,其将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一场重新洗牌,“我们以前一级合作商就是500家左右,现在有了两票制以后,增长了70家左右,达到了40%的增长率。”卢虹说道,不过,她也表示,目前只是过渡期,随着政策发展的逐渐成熟,这样的合作商还是会重回到500家乃至更少。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药企对流通企业的选择会更加理性扁平化,最后生存下来的企业均是在资金渠道,物流配送方面都非常强的企业。显然,单纯的药企配送商接下来要笑着活下去会很难。
而在邹军看来,他认为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仓储和物流配送,各医药物流流通企业要加强物流节点的规划和布局,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同的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物流配送路径,具体而言,对于大型集团企业来讲,在核心节点建设物流中心,形成全国完备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中小集团型企业建设以直销医院和连锁药店、基层医疗机构为主的城市配送网络为核心 能力,干线配送和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配送,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降低整体物流配送成本;社会物流企业应抓住时机,推出干线配送和末端配送的优势,打造冷链物流配送等高端服务能力;区域性公司可承接本区域落地配送,进口形成药店连锁、基层医疗机构覆盖,并借助O2O模式,开展区域物流配送服务。
上海医药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斌则表示:这个行业无论怎么做,从全国网络化到末端精细化,都离不开物流信息化,这是个体验经济的时代,对客户来讲,产品状态、温度状态、物流状态都是他们非常关注的重点,因此,整个质量管控的冷链必须要做好。同时,人才永远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对于专业人才的关注和引进一定必不可少,再者,要为客户创造最大化的价值,比如做到多点配送,最大限度为客户降低成本,这些都是医药物流流通企业需要重视的。
来源:健康界_x000D_